2024年,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議話題。從去年9月首次提出、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部署,到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進行系統闡述,再到31個省區市確定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主打“創新牌”,向新質生產力要增長新動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培育新質生產力與會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雙向奔赴。會展業已經從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為現代服務業的戰略先導產業,作為展示行業發展的窗口和反映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對助推產業發展和升級提質功不可沒,對促進國民經濟各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覷。
以深圳為例,近年來錨定“工業立市、制造強市”發展目標,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作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深圳市商務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全年共舉辦各類展會195場,展覽面積1032萬平方米。其中,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相關展會128場,占總數量66%;展覽面積超800萬平方米,占總面積78%。會展平臺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會展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樣需要新質生產力引領。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目前,會展業與數字經濟加速融合,尤其是疫情以來,“數智化”成為會展業創造新需求、新模式和新增長點。數智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會展產業鏈從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及科研機構、主辦方、場館、服務方等各個環節進行數字生態的建設,才能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動能。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會展業綠色發展刻不容緩。中國碳市場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強制碳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自愿碳市場)組成。2024年2月4日,國務院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法規,首次以行政法規形式明確了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義。
會展行業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節奏進一步加快。從現在起,政府政策導向、大型會展活動的策劃呈現、會展場館的規劃設計運營、服務商產品和服務設計等都應著眼降低碳排放,增強綠色發展意識,形成綠色會展體系。
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適應人才。疫情造成很多會展人才轉行流失;在會展業人才流失轉行的同時,雙線并行的會展服務新模式吸引大批跨界人才進入到會展行業中。會展業要形成新質生產力并引領下一階段高質量發展,必須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高等學校會展學科設置、教材內容、人才培養模式等均需相應優化,培養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的人才。
新質生產力將引領會展業下一步的高質量發展。